第(1/3)页 丁昱脚踩一双草鞋,身披道袍,腰间左右各自悬挂一柄长剑。 少年神采奕奕,脚掌猛踩地面,径直飞向那座问剑台,整个人气势比之此前上台,焕然一新。 那一日在问剑台上,丁昱跟那剑痴姜襄,打了个平手。 不过实际上,却连李子衿的那份“虽败犹荣”都不如。因为当时的姜襄,面对丁昱,就只是一味躲避,拖延时间,甚至连藏拙都算不上,他完全就没有出过手,一直等到一炷香燃尽,丁昱都没有摸到姜襄的衣角。 这样的平手,少年并不满意。 看似是平,其实是自己输了。 所以今日,丁昱在好好反省过后,以全新的面貌迎接那个剑术高绝的青衫剑客李子衿。 不去想胜负,只醉心于问剑之中。 一袭道袍,一袭青衫,互相朝对方拱手抱拳。 “苍云剑派丁昱,问剑于你。” “剑客李子衿,请阁下赐教。” 当正午最炙热浓烈的那抹阳光洒落问剑台上,一身道袍的少年丁昱,交叉拔剑出鞘。 左手拔出右边剑,右手拔出左边剑,摆出一个十字斩的架势,猛冲向那一袭青衫,速度之快,甚至引起风声呼啸。 李子衿眯起眼,没有第一时间拔出翠渠剑,不是目中无人,恰恰相反,他是打算占据一个“想出剑时再出剑”,以这种剑走偏锋的战术,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更重要的,是李子衿要密切关注丁昱的进攻方式,关注他的呼吸,他的脚步,他的一切一切。 因为少女明夜,跟眼前这个来自苍云剑派的少年丁昱,同样是使双剑的路子,尽管两人所学剑法不同,但是双剑与双剑,难免会有那么一些共同点,隐藏在两人出招的细节当中。 李子衿需要从中判断出破解明夜双剑的方法,所以即便这一场,他知道丁昱会输,也务必要让自己,赢得慢一些,看得多一些,等到下一场面对那个黑衣少女明夜,胜算便会大一些。 一袭道袍,手握双剑的丁昱看那李子衿原地不动,嘴角微扯,微微抬起一柄剑,将其抬到身前一个极其“不合理”的角度。 女子剑仙云梦今日不在倒瀑之上,换了个离问剑台更近的位置,看见少年丁昱的这个细微动作,她点头称赞道:“是个好苗子,苍云剑派,后继有人。” 明夜坐在一支树干上,双手左右撑着树干,双腿悬空,晃荡不已,目不转睛地看着问剑台上的那一袭青衫。 竟然是跟李子衿同样的想法。 李子衿可以借丁昱,“演练”如何破解双剑。 她明夜就不可以借丁昱,“演练”如何防范李子衿了? 蠢人蠢得千奇百怪,聪明人的想法,却大同小异,两人都是把一个丁昱,当成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假想敌。 借那双剑少年观道。 所以丁昱在跟李子衿的这场问剑当中,越卖力,反而是李子衿和明夜,裨益越大。 当看到那个身穿道袍的少年丁昱,抬剑在身时,又直接扭过头,不去看前方,可是速度却不减反增时,黑衣少女晃荡的双腿蓦然停止。 问剑台那边。 李子衿被丁昱抬剑扫过一缕金色的阳光,少年已经马上就闭上眼,同时身形后退了。 可他的双眼,在那一瞬间,依旧有被灼眼的光芒刺到。 一袭青衫倒飞出去。 丁昱乘胜追击,势必要抓住这一线机会。 李子衿“想出剑时再出剑”的战术落空,在身形倒飞的过程中,蓦然拔出翠渠剑,横竖两剑递出。 他闭着眼,侧过头,没有去看丁昱的位置,只是递出两剑,试探对方的位置。 这两剑落空,说明丁昱距离自己,还有一段路程。 那缕金色阳光的效果褪去,刚好丁昱的那一剑到了。 十字斩,最相当基础的一门剑招,是人人可练的剑术启蒙。 然而就这么一记再简单不过,连几岁稚童兴许都会的剑招,却是少年丁昱苦练无数次的一招,他将两柄长剑斜向交叉,以腰带臂,以臂带腕,以腕带剑,朝着李子衿,猛然劈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练剑与读书,其实没有分别,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世间事,皆是一样事,唯手熟尔,再无其他。 若能将一记基础剑招,练至炉火纯青,练至登峰造极,又凭什么不能登高绝顶? 若是在法阵结界之外,在灵力加持之下,丁昱这一招,足有千斤重量,可一剑斩猛虎。 这也是丁昱时常能以四境修为,击败五境修士的压箱底本事。 哪怕是法阵结界之中,问剑台上,不能运转浑身灵力,少年拼尽全力的一记十字斩,依旧可以碎石裂地。 眼下两人距离如此之近,李子衿由于刚才被丁昱耍了手小心机,借用正午的阳光,来了一手目不能视,所以此刻已经来不及抽身离开,只能硬着头皮出剑迎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