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三十七章 乍暖还寒时-《出鞘》


    第(3/3)页

    天知道一位读书人,得翻阅多少圣贤文章之后,才能开辟识海,感受天地间的灵气。

    有人的在学塾之时,被先生传授第一篇蒙学典籍之后,便已开辟识海,从此踏上修行之路,看过的每一篇文章,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成为他的一份修为。

    而有的人穷尽一生,哪怕读过万卷书,写过百万千万字,依然不得其门而入,恨不能踏上长生路,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写下更多文章,去文以载道。

    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

    对于无法踏上修行路的读书人来说,哪怕晴耕雨读,步履不停,也依然读不完世上书籍。

    可其实,书山文海,亦非踏上修行路的儒家炼气士可以阅尽的。

    管你再如何长生久视,世道在变,学问就在变。

    有些东西,可以传承,可以延续,是一座天下必不可少的薪火相传,是让后辈牢记盛世得来不易的循循善诱。

    有些东西,需要推翻,需要改变,是烧掉固步自封牢笼的第一把火,是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关键所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大胆假设。

    故而当李子衿,得知书生梁敬,竟然已经突破八境巅峰,跻身九境炼气士之后,朝他作揖道:“梁公子破境,可喜可贺,愿公子文运昌隆。”

    梁敬还以一礼,递给李子衿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愿小夫子,心灯不夜,步履不停。”

    破境之后,本就身为儒家子弟的梁敬,更能看清楚世人身上蕴藏的文运,而他眼前的少年,身上所蕴含的文运,已经呼之欲出。

    颇有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味道。

    三人扶着山崖栈道的拦着,共赏漫天雪景。

    朝阳已升,替不夜雪景染上一层金黄。

    寒意才将起,暖意又浮现,乍暖还寒时,廊桥山崖边,神仙眷侣,相拥无言。

    此情此景,少年怎可无共情?

    一点寒光先至,随后光阴凝滞。

    天地静止,雪花不再落下,而是悬于空中。

    阳光透过每一片雪花的棱角,在大地上映照出千丝万缕的奇异形状。

    李子衿一袭竹青色衣衫,身材修长,模样清秀,手握着苍翠欲滴的翠渠古剑,斩出一条光阴长河。

    将那条光阴长河中的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铭刻于心。

    所有人的笑容都凝固在“此时此刻”。

    身前有一条光阴长河缓缓流动的少年,细语呢喃道:

    吾有一剑,可斩光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