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云开见月明-《出鞘》


    第(3/3)页

    那老怪物都被你给打杀了,还不宜久留个什么?

    姬无双笑了笑,却又不拆穿这位“剑仙前辈”,只是跟他同样加快了脚步,附和道:“好。”

    两人离开山洞之时,天已经蒙蒙亮,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在黑暗的环境下待了一夜,再乍一看山洞外的光线,有些刺眼,少年微微转过头,躲避那抹光亮时,看见她伸手挡在眉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瞧。

    眉清目秀,少年剑客。

    深藏不露,公子剑仙。

    ————

    洪州城,韦府之中,皆是衙门的官兵。

    那两位来自鸿鹄州一座名为“扶龙宗”的炼气士供奉,在府上找到了一处机关密室,他们以术法摧毁了密室的墙壁,发现上百具被炼制成人俑的红粉骷髅,坐实了韦承志和那位名为吕佺的邪修老者,拐走城中上百位妙龄女子的罪名。

    那些红粉骷髅,原本是受吕佺操纵,只不过这种秘术,会在吕佺死后,让这些红粉骷髅化作真正的骷髅,白骨而已。

    一时之间,举城轰动。

    那些之前的失踪女子,如今的红粉骷髅的家属们,纷纷前来认领尸骨——至少也该给这些无辜女子一个埋骨之处。

    经审讯之后,韦府上的两名杂役被认为是不知情者,无罪释放,可那些无辜女子的家属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迁怒于那两名韦府杂役,无可奈何之下,两名杂役只能背井离乡,夜里偷偷离开洪州城,并且再也不打算回到这个地方。

    换作任何人,若是得知自己夜夜酣眠的房间底下,就有上百具森森白骨,可能都会如此心悸吧。

    韶华酒馆的伙计阿牛,立了头功,拿了洪州衙门一千两银子的赏钱,凭借着这笔赏钱,阿牛以后的日子可以过得滋润一些,不过他没有选择离开韶华酒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俺从小就干跑堂的,习惯了忙活,要是闲下来,可能会闷坏。”

    李子衿和姬无双走出山洞,便瞧见了不远处的一颗枣树下,有两匹马儿被拴在树底下。

    直到此刻,少年才猜测是有高人,替自己出手打杀了邪修老者,并且不愿意露面,甚至还体贴到放上了马匹在山洞外,等着自己走出山洞。

    直到此刻,姬无双心中对于李子衿这个“剑仙前辈”的伟岸身躯又有了更高的猜测,觉得他离开那么久,说不定打杀那老怪物时根本就没有费太久功夫,之所以离开那么久,应该是到城中去牵了两匹马儿回来。

    李子衿转过头,看了姬无双一眼。

    后者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轻轻松开了握住翠渠剑鞘的小手,然后把双手背在身后,十指纠纠缠缠,脸色微红。

    李子衿替马儿揭开缰绳,发现其中一匹马的马背上,竟然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有山洞、树下马匹、洪州城三处的朱笔标注,那位暗中相助的前辈可谓是用心良苦,做到这一步,已经可以用滴水不漏来形容了。

    只是······究竟是何人,竟然神通广大到能够恰好洞悉那邪修老者山水倒转的地方便是此地山洞?还能无声无息间除掉一个也许是六境的外道邪修,又精心准备了马匹和地图放在山洞外,等着自己和姬无双出来?

    他忽然问道:“姬姑娘家中,可有修道前辈?”

    李子衿这是将暗中相助的高人,猜测为姬无双的某位长辈了。毕竟他初来乍到洪州城,又不认得什么高人。

    姬无双神色黯淡,低头轻声道:“姬家如今,只剩我一个了。”

    她只当李子衿是在做戏,才故意这样问,却恰好问到她的伤心处了。

    瞧见女子神色不对劲,李子衿便没有追问下去,举家上下只剩一人?

    他翻身上马,拿起地图,细看一番后问道:“姬姑娘会骑马么?”

    听见姬家只剩姬无双一人以后,少年连说话都温柔了许多,没再生她的气了。女子点头,骑上另一匹马,跟在李子衿身后,朝洪州城跑去。

    ————

    回到城里,李子衿先让姬无双待在韶华酒馆,自己则是匆匆赶往城南梨花巷,韦府那边,毕竟还有一个阿珂。

    一开始姬无双也想要跟去,她与阿珂感情极好,姬无双从未把她当做侍女,而是当做姐妹看待。

    可她又怕自己闹着要跟李子衿一起去的话,他又会从嘴里吐出个“闭嘴”二字来,所以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李子衿也没去成韦府,因为伙计阿牛见到他以后立刻上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还说那位阿珂姑娘应该也在回来的路上了,让两人都不要白费功夫再去韦府,如今那边里三层外三层都被官兵和那些无辜女子的家属包围了。

    阿牛说,此事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事会由洪州城官府来收尾,不需要李子衿再操心。

    他还说,自己拿了报官的赏银,可实际上身陷险境的人却是李子衿,这让他受之有愧,打算分出五百两银子给李子衿,说是如此心里才会好受些。

    少年没有推辞。

    因为他清楚,对于阿牛这样的人来说,少五百两赏银不会让他过不好。恰恰与之相反,善良的人,若是心中一直怀揣愧疚,可能才会过不好。

    姬无双在韶华酒馆也要了间房,在房中等待洪州城官兵将阿珂送回来,果真如那伙计阿牛所说,才一炷香功夫,他们便将阿珂送到了这里。此前由于在韦府发现了那么多具白骨,出于案件章程以及郑国律法,官兵们不得不将阿珂也带回衙门问话,不过不同于对于那两名韦府杂役的审讯,对待这位阿珂侍女,他们便真担得上是一个“请”字,好言相问,只是询问阿珂还有没有见过什么可疑的人,又是如何被拐到韦府去的,都经历了些什么云云······

    后来阿牛又跑了一趟衙门,再度亮出山海令,让官爷们“适合而止”,差不多走走过场就得了,毕竟别人也是受害者。这才让那群官兵将阿珂送回可韶华酒馆。

    得知姬无双同样平安无事,侍女阿珂终于是忍不住泪如泉涌,自然是喜极而泣。

    在韶华酒馆客房内,主仆二人相拥在一起,结果反倒是姬无双苦的狠些,到了后半程,阿珂多是轻声抽泣,而姬无双却是放声大哭。

    姬无双也向阿珂解释了,之前为什么会一路上都帮韦承志那登徒浪子说话,反而训斥阿珂,并非是她瞎了眼,看不出那人居心不良。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姬无双看得太过清楚,知道韦承志此人对她和阿珂图谋不轨,这才会一路上都假装向韦承志暗送秋波,甚至还帮着他一个外人,反过来说陪伴自己多年的侍女的不是。

    就是因为姬无双清楚,手无缚鸡之力的自己和阿珂,被韦承志盯上便不可能轻易脱身,才一路都顺着他的意思,直到她们来到洪州城,城中戒备森严,且时常有官兵巡视,只有到了这里,她与阿珂才有一线生机,也正是到了洪州城之后,姬无双才主动摊牌,对那韦承志态度产生巨大改变。

    若非中途出现了那老怪物,以不知道什么玄妙秘术暗中操纵了她和阿珂的身体,早在昨日她们便能摆脱韦承志,回想起来,真是处处凶险无比,暗藏杀机。

    好在最后,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说起来,两人都不得不感激那位李公子,若非他仗义出剑,可能两位女子也会沦为那些红粉骷髅吧······事到如今,主仆二人依旧心有余悸。

    而两人眼中的恩公,那少年剑客,此刻正泡在水桶中,韶华酒馆有专供客人沐浴的房间。

    如李子衿躺在地面上所想的那样——他回到韶华酒馆第一件事,就是去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了从前那件,稍微老旧一些的衣裳,之后又把被汗水湿透的青衫,洗了洗,挂在客房的窗户上。

    “师兄!”红韶从床上醒来,一睁开眼便看见那个熟悉的背影,一个冲刺到那人身后,将他抱住。

    李子衿哭笑不得,“好了,红韶,你勒得师兄喘不过气了。”

    少女这才松开手,想了想,除却昨夜站在窗边等师兄的时光过得有些漫长,后头又不知道为何忽然睡着了。

    但只要一睁开眼就能看见师兄,那就足够让她欢喜了,红韶想一直这样,永远这样。

    而昨夜之后,发现自己完全帮不上李子衿半点忙,反而还会拖他后腿的少女,今天下定了决心,她跑回桌边,一把拔出文剑仓颉,信誓旦旦道:“师兄,从今天起,教我练剑好不好!”

    少女虽是在问,却没有给他反对的余地,那气势汹汹的模样,显然就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李子衿微微一愣,从来嫌练剑苦,练剑累的小师妹,怎么就忽然想要让自己教剑了?

    少年笑道:“怎么开始想练剑了?其实那位书铺老先生说的没错啊,若是觉得练剑苦,读书也无妨。反正有师兄在······”

    “我不管,我要练剑。”不等李子衿说完,红韶便面色凝重,猛然举起文剑仓颉,面朝李子衿,银色剑穗摇晃不已。

    少女郑重其事的模样,让李子衿知道,自己这小师妹是认真起来了。

    他收敛笑意,同样神色认真道:“好,师兄教师妹练剑,天经地义。不过在房间里可施展不开,咱们楼下瞧瞧。”

    语毕,少年转身走出房门,没忘了带上翠渠古剑。

    红韶小鸡啄米一般点头,跟在师兄身后。

    两人在韶华酒馆东张西望。

    那位温婉女子,难得出现在韶华酒馆门口,倚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一盘瓜果,笑望向李子衿,“回来了?”

    李子衿微笑道:“回来了。”

    岑天池笑眯着眼,上下打量了那青衫少年剑客一眼,虽然他已经换了一身衣裳,可脸上的疲惫和有些迟钝的步伐依然瞒不过她的眼睛,更不必说岑天池可以透过衣衫,看见他身上的那些淤青淤紫。

    温婉女子微笑道:“瞧着不太顺利呀。”

    “一言难尽。”李子衿只用这简单潦草的四个字,将韦府和山洞之中的凶险,一笔带过,他轻描淡写到仿佛只是去外面随便走走,正如他离开时那同样潦草的四个字。

    去去就回。

    可实际上,若非有高人暗中相助,李子衿知道自己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只是有些事,哪怕明知做不成,少年一样要试试。

    出剑之前,少年已问过心。

    面对高出自己两三境的邪修老者可怕吗?

    可怕。

    自己想要从他手中救人,不自量力吗?

    不自量力。

    那这比之自己当初在李怀仁面前夸下海口,说以后要问剑昆仑山,又如何?

    不如何。

    明知蚍蜉撼树,便不去做了么?

    要去的。

    不论是今日的邪修,还是明日的昆仑,少年终究是要去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