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风云别如雨-《出鞘》


    第(2/3)页

    赤脚僧人闭着眼,耳边传来一位老道人,跨越时空的问话。

    “杀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吗?”

    那“一人”,此刻正站在赤脚僧人身边。

    黑衫背剑,腰悬玉牌。

    ————

    老道人趴在青牛之上,无精打采。

    这座洞天,时光流逝很慢。

    乃是真正意义上的,山中十年,山外一天。

    故而老道人几百年前向外头问去的那句言语,如今才得到回复。

    “不可以。”

    那和尚如是说道。

    老道人坐起身,屈指凌空点开一道光幕,展现出那幻化而出的悬空寺,石佛,廊桥,了空,还有那个少年。

    “知‘道’了。”老道人说道。

    他摊开手掌,轻轻朝光幕“那边”,吹了一口气。

    吹走了碧海云天,吹走了云舒云卷。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

    廊道之上,李子衿最后望那石佛一眼,而后挪开视线,双手离开栏杆,转身自顾自朝来时路走去,轻声道:“谢方丈引路,带我观佛。”

    一语双关。

    了空双手合十,摇头道:“阿弥陀佛。”

    赤脚僧人抬起头,望向那处碎裂的栏杆,已然多出一处缺口,木屑碎了一地。

    知晓那少年以后都不会再来这观佛亭观佛了,了云屈指一弹,对岸崖壁之上那石佛消失不见,来去无痕。

    李子衿回到前院,被无事看出他有些闷闷不乐,小家伙想陪他说说话,被少年拒绝。

    他独自找了处娴雅恬静的角落,从怀中摸出那本从山下裁光山山神庙借来的《抱朴子》,翻阅起《仙药卷》来。

    《仙药卷》上说,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许种也。

    其中有石芝,若人服用,可延年益寿。

    此中仙药,正是自己眼下急需的!

    李子衿迫不及待地继续翻下去,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书页上,手指快速往下竖划,视线便跟着手指一目十行起来。

    根据书上内容,少年得知石芝其状,如肉象有头尾四足者,良似生物,附於大石。

    又得知石芝的形状,模样,赤如珊瑚,白如截肪,黑如泽漆,青如翠羽,黄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后面还有许多内容,但都不重要。

    李子衿只记下对自己最有利的两三行文字即可。

    为求万全,毕竟这书以后还是要还给那位裁光山山神娘娘的,所以李子衿找来忘忧小沙弥,借来纸笔,将自己所求的几行文字,从书上抄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仙药卷上所述许多芝类,在扶摇天下闻所未闻。

    一会儿说什么石象芝,捣之三万六千杵,食用一斤,则得千岁,食用十斤,则得万岁。

    李子衿腹诽不已。

    怎么可能呢?

    若真是随便找株灵芝服用,便可千岁万岁寿命,那么世人还何须修行求长生?

    天天入山找灵芝不就完了。

    毕竟是卷古籍,书上内容的真假,难以判断,正如那悬空寺对面的石佛,建筑年代已久,依然无法考究一般。

    想必当初书写此书那位大能所处的时代,真是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以至于服用那些仙芝,真能使人千岁万岁?

    可如果是这样,又为何从未见过有人活了万年之久呢。

    千岁以上的神仙,并非没有,只是极其罕见。

    据李子衿所知,扶摇天下几位守陵人当中,就有两位守陵人是千岁高龄。

    只不过十境大修士,驻颜有术,能够长生久视,旁人瞧不出真实年龄罢了。

    可要说万岁以上的大修士······李子衿仔细想了想,还真没听说过。

    如果书上所言是真的,那么服用仙芝,得万年寿命那些人去哪里了?

    思来想去,少年总觉得这本《抱朴子》该不会是某位欺世盗名之徒写出来骗人的吧。

    可心中斟酌一番,又觉得事已至此,自己寿命所剩无几,眼下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

    不论书上所说那些仙药究竟是否存在,或者说服用那些仙药过后,效果究竟是否属实,少年都需要尽力一试,以求活命。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书上所说,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服用那些仙芝之后,并不能让人活上千年万年,反正李子衿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活到那个时候。

    只需要将自己被搬山剑气搬走的五十年寿命赚回来就好。

    一日寿命都不多要老天爷的。

    甚至少年觉得,哪怕是自己大仇得报当日殒命,也无不可?

    人终有一死,只是李子衿要在死前,替太平郡讨回公道。

    这便是,少年那件“小小”心事。

    裁光山山神庙。

    夜已深沉,四下无人。

    山神庙中那株百年银杏树下,凭空出现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子。

    王若依,裁光山山神。

    女子此刻正抬头望着银杏树,她摊开一只手掌,掌心接住一片缓缓落下的金黄树叶。

    忽然转过头去,山神庙门口,一位少年剑客刚好一只脚迈过门槛。

    李子衿抬起右脚,走进山神庙,原地站定,朝那位女子山神微微作揖,说道:“见过山君。”

    女子山神点头微笑,说道:“来了。”

    她好像早就知道他会来一样。

    “来了。”

    李子衿走到银杏树下,站在女子山神身旁,从怀中摸出那本保存完好的《抱朴子》,将它交还给那位裁光山山神娘娘。

    王若依笑问道:“这才借去几日,这么快就看完了?”

    李子衿摇头说道:“并未纵览全书,不过对在下有用的内容,已经基本看完。”

    少年欲言又止,想了想后,还是如实相告道:“因为书上有些文字,晦涩难记,在下特意做了部分抄录,若是山君对此介意,那么在下便将抄录的部分也交给山君。”

    王若依摆摆手,“不必,既是道友亲手抄录下来的文字,便是你自己的东西了,何须交给我?”

    这位女子山神眨了眨眼睛,少年手上那本古籍瞬间消失,被她收回袖里乾坤当中。

    “有问题,就问好了。”

    她猜出少年心事,笑着挥手将掌心那片金黄树叶撒入池子里,看着树叶在半空中缓缓翻转,最终落入池塘。

    与撒了一池子的金黄银杏叶,别无两样。

    再然后,女子山神便收回了视线。

    好似那片树叶,也如世间一个个凡人一般,乍一看,与众不同,多看几眼,却发现不过如此。

    到了最后,起初那些令人一眼惊艳的人,便都只落得个惨淡下场。

    泯然众人矣。

    在那之后,自然移开目光。

    李子衿开门见山道:“敢问山君,书上那《仙药卷》所说的石芝,哪里能寻到?”

    女子山神早有准备,不见她如何动作,银杏树下便出现一张茶桌,两只木椅。

    王若依走到那边,随意挑了一边坐下,张开手,手心便出现一只茶壶,视线一扫,前后两处位置便出现两只茶杯。

    一身金光,被她刻意克制住,眼下这位裁光山山君,便不像个山君,只是个女子了。

    女子率先落座后,玉手提着茶壶,向那个呆站在原地的少年剑客伸出柔荑,微笑道:“坐。”

    李子衿知道这是有的聊,走到另一张木椅上坐下,不过神情依然有些焦急。

    坐在少年对面的绝色女子,瞧出他心中的急迫,安抚道:“陪我喝完这盏茶,便告诉你。”

    少年哪里知道,若跟女子聊天,无论聊什么,都不可以操之过急。

    人生路上,若与女子同行,事无巨细,皆如饮茶一般,需得要细细品茗,斟酌思量。

    之前远观,未曾近看这位裁光山山君。

    如今两人对坐,近在咫尺,女子姿色,方才显露出来。

    水色山色月色,不如女子颜色。

    仿若眼前女子,便是这裁光山所裁剪出那一缕,最美的光。

    分明已经收起山君金光了,一身月白色长裙,在月色与星光的照耀下,反倒更加惹眼,女子耳边一块晶莹剔透的耳环,不像玉饰,却胜似玉饰,是映衬她姿色极好的点缀。

    王若依伸手替李子衿端起茶杯,缓缓倒茶,茶水入杯约莫有个七分,她便收手,才替自己沏茶。

    两杯茶水,丝丝热气,女子摊开一手:“道友,请。”

    李子衿也不跟她客气了,顾不上什么闻香品茗的饮茶规矩,随意端起茶杯小抿一口,只觉得滋味不如何,还不如喝酒呢。

    女子看少年表情平平,便问道:“怎么了,这茶不好喝,用不用给你换酒饮?”

    “不必了······”李子衿摆摆手,觉得那位山君,难不成能看透自己心思?

    其实不过是瞅见他腰间那不离身的酒葫芦罢了,谁还能看不出少年剑客,喜好饮酒呢。

    “道友从哪里来?”她一手握着茶杯,一手随意往杯子里扇着冷风,免得烫口。

    其实若以山神法力,随意施展一门能使得茶水迅速降温的术法,便可避免这些小事。

    可山上神仙,偶尔也有闲情雅致,想要做个普通人,总不能做成了神仙,反倒连凡人的乐趣都享受不了了,那岂不是亏得慌?

    没有这样的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