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灯火葳蕤处-《出鞘》


    第(2/3)页

    一座浩阳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扶桑皇帝宫景焕坐于高位,居高临下。

    身旁宦臣手握圣旨,弯腰侍奉一旁。

    宫景焕轻轻摊开手,宦臣随即将圣旨双手奉上,交给皇帝陛下。

    这位扶桑皇帝缓缓起身,打开圣旨,殿内所有人的心口都吊到了嗓子眼,激动万分。

    他们知道,那位陛下的口中,必然会念到所有人的名字,只不过会根据殿试成绩,分先后排名,分官职大小罢了,而如果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靠前位置,就说明官越大,所有读书人都期待着。

    颜文卿同样激动,从家乡启程之前,母亲为了给颜文卿凑盘缠,几乎卖光了家中所有能卖的,其中也包括颜文卿这些年读过的书。

    没法子。只能当此次入京是孤注一掷。这也是为何当初被拦在会试考场外,颜文卿差点以死相逼考场守卫的原因。

    他输不起。

    哪怕殿试结果不尽如人意,只能混到一个小小的九品官,那也是官啊,哪怕再清贫,至少能有一方陋室,能有俸禄,足衣足食。

    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他一定得从家乡那个大山坳里走出来。不能像他爹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然后人至中年,便辛劳过度离世。

    浩阳殿内,柳元琅视线扫过众人,只去看两人。

    一人为自己的得意学生,有望将自己这一脉文脉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之人——学生孙永思。

    而柳元琅所看的另一人,乃是一名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颜文卿。

    颜文卿发现那位当日在考场,替自己解围的礼部侍郎大人,正笑望向自己,忙朝对方还以一个微笑。

    柳元琅轻轻点头,神色和蔼。

    万众瞩目之下,那皇帝蓦然开口:“本次殿试,三甲如下。”

    “颜文卿、孙永思、郑高然。”

    “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朕授颜文卿为翰林院修撰,孙永思、郑高然均授翰林院编修,即刻生效。”

    “其余考生,排名依次如下······”

    颜文卿愣住,不敢相信,诚惶诚恐。

    在场的其他人,同样有许多人惊呆了。

    孙永思榜眼可以理解,毕竟是礼部侍郎大人的得意学生,学问自然不小。

    郑高然更不必说,当朝宰相的外甥,从小出身书香门第,耳濡目染。

    这两者竟然都不是状元,而是榜眼和探花,第二第三?

    那位能够将此二人甩在身后的当朝状元,居然是个此前闻所未闻的无名小子,颜文卿?

    听到自己被宫景焕念到时,颜文卿的心顿时紧了一下,好像自己的名字出现的有些快······不对,自己的名字不是有些快,而是第一个出现的!

    那岂不是说,他成了状元?!

    惊喜还在后头。

    当皇帝宫景焕后面那句“朕授颜文卿为翰林院修撰,即刻生效”脱口而出时。颜文卿心中的巨石轻轻落下。
    第(2/3)页